- 发布日期:2024-08-16 12:13 点击次数:121
视频生成大模型,33元/月的会员费用,你愿意买单吗?连日来,多款“国产Sora”文生视频大模型相继登场,并启动“氪金”模式。相比文生文大模型原油期货配资,文生视频对算力要求更高,收费能否让他们摆脱“烧钱”的困境?TOC和TOB端的消费者是否会买账?记者进行了调查。业内专家表示:要实现大模型商业化良性循环,商业生态的构建至关重要。
市场趋势
一众“国产Sora”上线会员等付费机制
OpenAI的文/图生视频大模型Sora还未投入商用,国内AI视频大模型已进入激烈的竞逐。快手可灵、字节跳动即梦、智谱AI清影、生数科技Vidu……近半年以来,一批“国产Sora”落地得更迅速,除了大众能使用外,其商业化的模式亦同时开启。不同于文生文大模型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免费模式,文生视频的厂商在推出产品后不久就立马上线了会员收费模式。
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,当前国产AI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收费主要有两类方式,一类是会员订阅模式,包括可灵、即梦、Vidu等都是这样的收费机制,一类是充值加速模式,目前是清影所推出。据了解,套餐费用标准一般在30多元/月至600多元/月不等,其中又分为不同级别会员的套餐。除了包月,还有季度、半年、一年等不同时间段的套餐。至于加速充值,24小时内加速价格约为5元,1年内使用加速功能约为199元,加速就是缩短排队等待的时间。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,有商家可提供AI视频制作,记者随机咨询一家店铺,店铺报价是50秒以内的AI视频费用约800元,三天出片。“一般做视频的商家会用几个AI平台软件,为了保证质量与时长等,就需要购买付费账号。”一名影视爱好者告诉记者。
“由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增多,用户的选择也变得多样化,要想让用户买单,产品必须具备独特的优势和高性价比。”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直言。
业内分析
当前收费模式不能承担成本
大模型要加快商业化“落地”,摆脱“烧钱”状况已成为大部分厂商的共识。通过会员收费能否完成覆盖平台成本?显然是不行。“目前收费模式不能够承担企业的成本,企业收费目的在于培养用户付费习惯。”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。
智谱AI CEO张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他们推出向C端和B端的收费主要是想看看市场和用户的反馈。目前,包括Sora等在内的一些AI视频生成模型并未必有能力开放给公众,他坦言,成本可能是其不放开的原因之一。
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的明星公司,OpenAI在AI大模型在盈利上不遗余力地探索,早在2023年,OpenAI就开启ChatGPT的免费+订阅付费机制。该公司还为微软提供AI服务,并即将在苹果产品接入AI功能。然而,大模型“烧钱”的速度似乎超过了公司的预期。最新消息披露,2024年OpenAI有可能面临高达50亿美元的亏损,主要是公司高额人工智能培训成本及人员经费导致。
但记者注意到,在AI视频生成领域“赛道”,无论是海外,还是国内的一些初创明星企业都吸引资金青睐。据悉,今年6月,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Pre-A轮融资,该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、百度联合领投,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等跟投,启明创投等数位老股东继续支持。今年4月,视频大模型领域创业公司爱诗科技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2轮融资,蚂蚁集团领投。
市场前瞻
商业生态构建对AI大模型商业化至关重要
从视频生成大模型的热度来看,这一细分赛道的商业化有望在整个AI领域率先“跑出”。
余丰慧表示,目前的收费模式是否能覆盖成本并盈利,还取决于具体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技术成熟度。一些领先的企业已经能够通过收费模式覆盖成本,但由于研发和算力成本高昂,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。不过,他总结道,“尽管AI视频生成工具在商业化方面还处于早期阶段,但其潜在的市场空间很大,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。”
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,AI视频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分支,在谋求商业化的过程中,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。要实现整个大模型(包括AI视频大模型在内)商业化的良性循环,需要从技术创新、数据管理、商业生态构建、法规合规、人才培养及用户教育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和努力。只有全面解决底层问题,才能确保大模型在商业应用中发挥最大的潜力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迈向新的高度。
探索AI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
即便像OpenAI这样的AI明星企业,其商业化路径至今未“跑通”。王鹏指出,商业生态构建是关键。商业生态的构建对于AI大模型的商业化至关重要。企业需要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建立紧密联系,深入了解各领域的实际需求,共同探索AI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。例如原油期货配资,在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,AI视频大模型可以辅助诊断、提升教育体验、优化金融服务等。通过跨行业合作,企业可以拓宽市场渠道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同时,推动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,使得AI大模型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,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。